PCPOP首页   /    手机   /    导购
十图识机:上半年小编长期试用的手机
1/12
  大家好,我是董晓龙,封面图上放了一张头像,供大家参考,嘿嘿。   说正事儿,这是十图识机的第三期了,其实并不是打算每周一期,而是希望尽可能的多写一些。第一是熟悉文章类型,第二也能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内容。前期处于摸索阶段,加上日常需要处理的事物较多,所以写的很慢,争取本周再写一期。   与前两期不同,这次不是对一款产品的体验,而是一下变成了“我要打10个(《叶问》甄子丹的台词)”。主要是对过去半年我所长期试玩的部分手机进行盘点,我并不打算去过多的评价手机的卖点,这种内容在导购、评测中常有体现。今天主要聊聊我对产品的理解和想法、以及拿到它的前前后后有哪些可以分享的故事,希望大家能喜欢。   比起处理颇为干净的图片来说,我觉得图片下面的这些文字更加重要。在华丽的图片仅仅是文章的外衣,包裹下的文字才是它的灵魂。
2/12
  首先来说锤子手机,官方名称Smartisan T1,这应该是过去这半年引起最大轰动的手机了。经常关注我的文章、或者认识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非常喜欢这款产品,也非常欣赏罗永浩的。回想最初知道老罗,还是2005年的夏天,“老罗语录”伴随了我整个高中、大学、工作,一晃九年过去了。所以从他第一天宣布做手机的时候,我就对这款手机格外的关注。我相信,不止我一个人如此。所以我对Smartisan OS很熟悉,对老罗的认识比一般人也要深一些,而当我参加完发布会、拿到Smartisan T1的时候,确信这的确就是我想要的手机。   作为一个苹果iPhone用户,选择它的原因跟乔布斯没啥关系,我也几乎没看过乔布斯的视频、传记,只看过电影《乔布斯》(一部被很多人不屑的电影)。之所以使用iPhone,只因iOS的简单和易用、拍照足够好,所以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我选择了iPhone5c。当然,用到今天,即使是苹果手机,也存在太多不够人性化的地方,所以每次iOS大的升级,大家都会指责它是在“抄袭Android和插件”。   话题回到T1,近期锤子正处于发货最为紧张的阶段,过去的这个周末网上也出现了不少负面的声音,如通过发票猜测出货量、“谣传锤子科技在微博封杀负面消息”、“某科技”宣布一生黑锤子等等。包括我自己上周也买了一部Smartisan T1,有网友跑到我的QQ、微博上对我“批评有加”,没
3/12
  有一段时间没写IUNI的文章了,主要是IUNI U2也发布很久了,IUNI近期动作也比较少,一直在忙IUNI OS适配工作、以及IUNI U3手机的研发等等。不过要是写到半年盘点的文章,IUNI U2就必须要拿出来说说了。   作为一家创业不久的手机公司,在我眼中IUNI就像是互联网中的豆瓣一样,自己在玩自己的,从来不与其他厂商打嘴仗,这与企业价值观有关。虽说这在一定程度上让一家新品牌的关注度降低不少,但积极的一方面来看IUNI的用户相对更加真诚、忠实、纯正,他们是因为最淳朴的喜欢,所以聚集在一起,他们就是一群“有品青年”,他们永远不忘初心。   上周末有幸与IUNI的总经理何骁军(Frank)和产品总监刘世超(Chris)面对面聊了两个小时,天南地北的扯了很多,这是两个颇为健谈的人,尤其是Frank,期间也问了很多关于IUNI的现状以及产品动向。简单说,现在的IUNI相比U2发布会前已经壮大了太多,主要是OS和硬件开发团队。其中OS团队现在很忙,因为IUNI的用户群虽然质量很高,但基数并不大,所以尽快将“零预装”的IUNI OS开放适配更多的机型,是目前OS团队的首要任务。   硬件团队方面,正在积极的研发IUNI U3。虽然并未透露太多产品本身的信息,但从产品设计理念上,将会与IUNI U2不同,下一代产品会更加均衡,而不是为了将某一个卖点做到极致,导致手
4/12
  前两期《十图识机》都是写的vivo Xshot,可见我对这款产品的喜欢。喜欢它的原因非常简单:手感好、拍照好玩。我一直觉得苹果手机的手感都较为一般,相比来说iPhone4S、iPhone5c要稍好一些。但由于苹果手机尺寸都较小,所以也并不需要在手感方面讲很多。但大家看到iPhone6的弧形设计,屏幕增大之后,侧边变成弧形似乎就变得有必要了。而vivo Xshot良好的手感来源于弧形的后盖设计、以及斜切工艺的金属腰线,拿在手中非常方便。   拍照,是这款手机的最大卖点。现在所有手机都会对拍照做很大的文章,已然让手机拍照变成红海,你看HTC ONE M8都弄上两个摄像头了,就知道这市场确实不好做了。但如果让我推荐拍照手机,我会首选vivo Xshot,原因是它有很强烈的差异化。   vivo Xshot的拍照理念是强调趣味性、好玩,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清晰度,毕竟手机再清晰也抵不过单反相机。vivo Xshot的拍照就像是随手拍、随手得、随手美化、随手分享。所以它在普通的拍照界面做了很多用心的设计,让你不自觉的想去使用种种滤镜、特效。另外从样张的算法上,它的成像色彩偏浓郁,非常适合拍风景。   Xshot对于vivo来说,不会是大量出货的产品,毕竟2998元的精英版、3498元的旗舰版售价是个硬门槛。但从这款手机上可以感受到,vivo是如何思考产品的。从价格来看,也体
5/12
  OPPO上半年发布了三款人气较高的手机:Find 7、N1 mini、R3。作为一个理科男,却偏偏选择了颇具文艺气息的OPPO N1 mini,为什么呢?这事儿还要追溯到OPPO N1 mini刚刚在北京发布以后,我与一名姓袁的大学同学之间的对白,她是个湖南妹纸,标准的美女,爱自拍。   -美女同学:我看OPPO的发布会了,那个新发布的N1 mini怎么样?   -我的回答:你想买?   -美女同学:对呀,旋转摄像头很酷的说。   -我的回答:是很酷,不过有点贵呀,2699元呢。   -美女同学:但是那旋转摄像头真的很吸引人,好想买呀。   -我的回答:它的配置不是特别高,比如屏幕才720P、高通8928芯片,主频1.6GHz。   -美女同学:什么叫720P?什么是高通?   -我的回答:额,那个它的摄像头真的很酷。   -美女同学:对呀,旋转过来特别适合我自拍。   -我的回答:嗯,我觉得也是,这样我就能在朋友圈看到你更美的照片了。   -美女同学:那找你买能打折不、或者送点赠品啥的?   -我的回答:嗯,我帮你问问厂商的人哈,看看能不能弄个亲情价大放血啥的。   -美女同学:好开心哟。   以上对白有的部分我记不清了,但大概就是这么回事儿。所以说,这也给我一个很深刻的启发,对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而不是用统一标准去衡量所有人。尤其是女
6/12
  第一次听说美图要做手机的时候,绝大多数编辑都是不屑的,毕竟这是一个手机界的外行公司。自拍、女性,是美图用户显著的特点,所以从第一款产品推出的时候就是走的自拍美肤路线。老实说,第一代的自拍美肤效果就不错,但手机整体给人的感觉就像是贴牌机。谈不上设计可言,系统也仅仅是一个皮肤而已。但或许正是第一代美图手机试水市场尝到了甜头,感觉到自拍美肤的市场着实够大,所以在美图手机2的研发上,显然美图公司下了不少力量。   从产品的外观设计、到系统的优化,都去掉了山寨的影子,更像是一家手机厂商做出来的手机。而将美肤功能在前后置摄像头方面都的淋漓尽致,是这款手机取得成功的关键。从推广的角度来看,美图手机2的力度也比上一代大了很多,走在北京的地铁里面,有很多美图手机2的广告,还有一些是与苏宁易购联合打的广告牌,可见还是很赚钱的。   说起美图手机,我印象的其实还不是产品,毕竟我一个大男生没有强烈的自拍需求。但美图手机的发布会着实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那场会请了很多的明星,让IT圈的“屌丝男”们大饱眼福。更为重要的是,美图发布会上请的模特确实堪称顶级,只恨当时没有好机位呀。 --------------------------------------------------------   >>美图手机2购买地址:[
7/12
  说起对华为的感情,要追溯到与小米手机1代几乎同时推出的产品:华为Honor。那时候荣耀和华为还没有分拆,荣耀Honor还仅仅是个品牌,而不是产品,那是智能手机刚刚要兴起的时候。后来跟随华为参加了Ascend P6伦敦发布会,让我这个没见过世面的小屌丝,也跑到地球的另一端欣赏到了异域风情,直到今天还清晰的记得那次发布会的每一个细节。   说到今年的Ascend P7,是在浪漫之都法国巴黎发布的,这次是我的同事去的。虽然没能在现场感受到盛况,但在北京也第一时间拿到了这款手机。相比于P6的轻薄,P7要更美一些。玻璃材质真是个好东西,怪不得老乔在世的时候,iPhone4、4S都是玻璃面板。   华为对Ascend P系列的手机寄予厚望, 不仅要大量出货,同时还担负着提升品牌形象的任务。从产品本身来说,在余承东眼中又要“领先友商XX年”了。在我看来,技术上可能确实如此,毕竟华为在通信领域的成绩是世界共睹的。从整机系统体验来说,华为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但不管怎样已属上佳之作。   作为一家技术驱动力的公司、作为一家世界500强的企业、作为一家从内到外都颇为正统的公司,我总觉得华为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挺吃亏的。潜心研究产品,但却不善于(或者说不屑于)去炒作、去营销,这要是生活在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里,华为恐怕更是不止世界500强了吧。
8/12
  说完华为,咱们趁热打铁说荣耀6,这场发布会我是有参加的,主题叫《勇敢做自己》。这个主题我很喜欢,看上去有些飘渺,不像“小米为发烧而生”简单粗暴,但从感觉上我喜欢这个调性。   如今的荣耀是刘江峰负责,与很多华为人一样,他为人也颇为实在。尤其是在讲话方面,有什么说什么。当你面对面跟他聊天的时候,可以强烈的感觉到他作为华为人、荣耀人的骄傲。荣耀6,是刘江峰带队后的旗舰之作,在我看来也是他的正名之做。或许你会说荣耀3C、3X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功,但要知道那时候上台讲话宣布产品发布的人还是余承东。即使是荣耀X1,在巴塞罗那首次亮相的时候是老余上台。而如今的荣耀6,则完全是刘江峰的产品了。   从这第一仗来看,荣耀交出的答卷还不错。首先从最敏感的芯片来说,此前麒麟芯片刚刚推出的时候,并不被大众消费者接受。但经过几年的发展,荣耀6的发布会上留给麒麟920芯片大量的时间,最终取得了很好的反馈,这堪称是麒麟芯片最好的翻身机会。另一方面是价格,1999元是国产手机的“生命线”,绝大多数厂商都会在此竞争。1999元的数字,不仅让荣耀6更有竞争力,同时也让消费者在谈论此价位手机的时候(如小米、魅族、一加),记住荣耀6,所以从传播的角度也是个好事儿。   到底这一仗的结果如何,时间会给出最准确的答案,下半年见。 ------------------------------------
9/12
  由于刘作虎的个人影响力,让一加科技从诞生的第一天开始就颇受圈内人士关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第一款手机“一加手机”就问世,品牌理念“不将就”、产品卖点“手感太TM爽了”,这两点让很多人都记住了一加。   回想第一次见到刘作虎的时候,还是OPPO Find 5在北京798艺术中心发布的时候,那时的他站在台上讲产品,我坐在舞台正面最远端的媒体席做报道,之间没有任何交流。在OPPO任职期间,印象中他几乎没怎么接受过媒体采访,毕竟那时候公司并不需要他对外发声,而需要他潜心做好产品。   如今的一加,刘作虎的身份变成了创始人,也变成了发声者,所以也开始接受很多媒体的采访,让媒体、网友、消费者更了解一加、关注一加,我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第一次真正的认识他。与他聊天颇为轻松,没有任何架子,问到的很多东西也都会说(前提是敏感信息不报道),不会去扯空话、大话,这会让你感觉很实在。但老实说,他擅长聊天、但不擅长演讲,其实很多人都不擅长演讲,这多少与中国人腼腆的性格有关吧。所以在这方面,他很欣赏罗永浩。   我不知道他在OPPO时期与普通员工接触的是否足够多,但在一加科技每周四的晚上,他都会带领所有的员工去公司楼下的体育场锻炼身体。在他看来工作是重要,但身体更重要,没有好身体,何谈工作好呢?   一加科技从去年12月17日成立,到今天还不到一年,推出一加手机的时候才几个月,所以在产
10/12
  因为参加了酷派双棒T1的南京发布会,所以第一时间看到了这款手机。要问这场发布会最吸引我的是什么?肯定不是手机、也不是大张伟,其实是双胞胎模特哈。由于新的品牌名称叫双棒,所以酷派方面在模特的选择上特地选择了几对双胞胎来助阵。   好啦,言归正传。在转型4G的道路上,酷派是所有厂商中转的最坚决的,甚至说有些激进。但就目前取得的成绩来看,前天央视《新闻联播》甚至都报道了酷派在4G手机市场超越苹果和三星,成为市场份额第一的品牌。此前有网友提出过质疑,其实这个成绩不难理解。酷派的优势在于渠道强、产品多、价位符合收入中等偏下的用户,这个市场在发展中的中国是最大的。而且酷派全面转型4G手机,并未提升手机价格,相当于用户用买3G手机的钱拥有了一部4G手机,老百姓也觉得很划算。   此外从营销的角度来看酷派提出的民间销售广告语“买了4G手机,以后你就不用换手机了”,这对老百姓来说很重要,要知道在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者,即使购买一部1000多块钱的手机,也要用三四年甚至更久。   说说双棒T1,首先双棒是品牌,就像大神也是酷派的品牌,T1则是产品。这是一部中国电信定制的4G手机,它发布的第二天FDD试验商用牌照就下发了,可谓是迎来一个很好的时机。产品本身中规中矩,个人比较喜欢它的手感,较为光滑,就像拿了一部瓷器在手中,这款产品主要是在线下营业厅发售,据说挺火的。   相比于T1
11/12
  虽然这并不是中国移动自主品牌第一次发布手机,但毕竟是4G时代的首款产品。当圈内的公关跟我提及这款手机的时候,我是很好奇的,总想看看国营企业能做出怎样的大众消费品。老实说,我是几乎没报任何希望的去期待这款手机,但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真机拿到手以后,竟然给我的感觉是:真的还不错。   在这个手机高度模块化的今天,研发一款手机的成本越来越低,但想要做出好产品依旧很困难。就中国移动M811来说,它的售价不足千元,属于目前抢购最为火热的档位。比起其他竞品,至少这部移动M811手机在外观上更有特点。系统方面,虽说并未带来革命性的体验、也没有特别大的特色,但也不是一个简单的皮肤,里面还是有一些移动赋予的想法。系统给人整体的感觉也优化的不错,比较流畅。   从市场推广的角度来看,移动并未对M811大肆宣传,不难看出这款产品主要是试水市场,看消费者对4G手机的反应。对中国移动来说,今年背着很大的任务,就是尽可能的增加4G用户。移动自主品牌手机,主要倾向于走出货量,所以产品的定位在1000元左右的策略是很正确的。   从第一款产品M811,可以感受到移动还是有些想法的,只是可能暂未成熟,毕竟时间有限。听说下半年会推出第二款自主品牌4G手机,或许那款产品更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