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最高的入门电源:测ICE钽456电源
1/19
随着电源的发展,历史遗留大量成熟的方案,这也使得电源入门也如同机箱那样容易入门,如此各大机箱厂商都加入了这个市场的争夺,一些新品牌也慢慢进入人们的视野,不过这些传统厂商推出的电源往往都很古板,在外观设计很难创新,采用同方案不同品牌剩下的只有价格之间的争夺了。最近著名机箱品牌ICE推出的钽456电源就是一款非常有特色的电源,它拥有不错外观、钽电容用料以及强劲的12V输出,售价方面也非常具有性价比。下面我们看看这款电源。2/19
摆脱电源全黑配色的传统,ICE将电源配色进行了全新的定义,那就是全白配色。当然,我们在之前也见过很多全白配色的电源,ICE这款电源相比同类产品,其配色更时尚,且更符合当下用户的口味,当拿到这款产品的时候对其配色及外观设计的确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那么至于性能如何,我们接下往下看。3/19
电源顶部进气栅采用一块冲压的金属网,进气口则采用更硬朗的条状进气口设计。4/19
ICE钽456电源的铭牌非常的规整,其中12V采用单输出且输出能力非常强劲,其综合输出能力达到了456W,占总功率的91%%以上,5V与3.3V的功率总和也有120W,强劲的12V输出是这款电源最大的特点的之一,除此之外,5V以及3.3V输出能力也较强,可满足对多硬盘存储有需求的玩家。5/19
电源尾部排气孔采用传统的蜂窝散热孔,在AC输入口下方还配备一枚电源总开关,这为一些爱折腾的王家提供了便捷。6/19
ICE钽456电源线材长度在50-85CM之间,其中24pin长度为50cm、CPU 4+4pin长度为60cm、PCI-E 6 2pin长度为60cm、SATA供电长度为45cm,从实测数据上来看,这款电源线材长度非常适中(对于一些中塔机箱来说线材会有些短,只适合中塔以下的机箱),接口数量也足以满足单卡平台的需求。除此之外,24pin上还包裹一层白色的蛇皮网。7/19
电源风扇来自BOK,具体参数为12V/0.3A,从参数上来看这是一枚低速风扇,实际表现方面这款风扇表现非常温和。8/19
首先来看看这款电源的转换效率,上图排行笔者都是截取的是前年以及大前年的主流500W电源,在这个比拼效率的年代,ICE钽456最高84%%的转换效率显然并不入流,当然这也取决该款电源的定位。9/19
电压浮动方面,该款电源在12V方面表现非常完美,1.12%%的浮动甚至可以比肩高端电源,当然5V及3.3V的表现就不是太完美了。10/19
与电压浮动相反,该款电源5V及3.3V纹波表现非常不错,当然这也和输出侧使用了大量钽电容有关。11/19
动态负载表现平平。12/19
恢复时间表现一般。13/19
保持时间没有达到合格线,当然这最终与主电容容量有关。14/19
结构方面ICE钽456采用了CM6805控制的主动式PFC+双管正激+12V单磁放大输出。在用料方面,这款电源大量采用了钽电容,相比传统电容,钽电容拥有体积小、 比容量高、耐高温等特点。15/19
AC输入端ICE钽456使用了一枚X电容。16/19
电源主PCB上的EMI部分包括两个共模电感、一对Y电容,同时在火线上还有一个保险管。整个电源的保护及EMI器件都非常完整,并不会因为是一款入门电源而省去一些器件。在EMI电路是电源一次侧整流部分,这里整流桥采用裸奔的方式,具体型号为GBU 806 ,200A/600V,对于一款500W来说完全够用了。17/19
电源主电容来自国产只有品牌AISHI ,具体参数为220uf/420V,从保持时间上来看这款电源电容容量有点低了。18/19
电源主变压器以及待机变压器特写。
19/19
输出部分大量采用了钽电容滤波,线材根部处理上采用了铆钉加强,同时所有线材都是用了热缩套进行绝缘,输出线材处理很到位。
总结:
对于初入电源市场的厂商来说,一个合适的价格以及让人眼前一亮的卖相都非常重要。首先说下这款电源的售价,目前这款电源淘宝售价仅为199元,性价比非常高,对比同类产品也有拿得出的特点;我们再看下外观以及性能方面,使用白加灰的配色让这款电源独树一帜,性能整体表现平平且还是有写出彩的地方,比如12V浮动方面、5V以及3.3V纹波方面,如今DIY市场激烈竞争造就了如此的高性价比产品,对于入门玩家,笔者会强烈推荐这款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