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POP首页   /    CPU   /    资讯
苹果占四分之一!历史最失败16款电脑
1/17
自IBM发布首款个人电脑至今,PC已经走过了30个春秋,从最初的庞大体积到现在的超薄小巧,个人电脑经历了很多变化,其中的“特色”产品也是数不胜数,不过多数均以失败而告终,下面小编就带来PC历史上最为失败的16款电脑,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2/17
Babbage’s Difference Engine (1822):跟同时代的很多电脑制造者一样,Charles Babbage梦想造出一台可以轻松进行多项式函数计算的主流性能级电脑,不过由于当时条件限制,他的梦想并未实现,直到1991年,人们才得以造出可以工作的版本。
3/17
Osborne Executive(1982):Adam Osborne在1980年发布了一款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电脑,结果大获成功,而继任者Osborne Executive却可以说惨败,这款电脑在发布之后,电脑零售商们便纷纷取消了订单,而这家公司也在1983年关门大吉。
4/17
Apple III(1980):在苹果的最初产品中,AppleⅡ算的上是成功的,而继任型号AppleⅢ却遭遇失败。它采用了一颗8-bit SynterTek 6502A处理器,此外,它还搭载了一块16色的显卡和出色的显示器,并且内置了一块键盘,然而高达5000-7000美元的高昂售价让这台电脑销量惨淡。
5/17
Apple Lisa (1983):这又是一款苹果失败产品,顺便说句这台电脑是以史蒂夫?乔布斯的女儿的名字命名的,不过整个设计制造过程中,乔布斯并没有施加多少影响,加上后来麦金塔电脑问世的冲击,这款电脑就渐渐被人们忘记。
6/17
Coleco Adam (1983):这台电脑赶在1983年的假日期间发布,然而这并没有让它获得多好的销量,因为发布之初这款电脑就问题缠身,所以失败也在人们意料之中。
7/17
IBM PCjr (1984):这款电脑提供了两个版本——售价670美元的64KB 4860-004和售价1270的128KB 4860-067,每个型号都搭载了4.77MHz的Intel 8088处理器和一个CGW显卡,尽管它提供了全接口兼容,但由于人们当时都被AppleⅡ吸引,所以这款电脑也失败了。
8/17
Commodore Plus/4 (1984):Commodore在5年内发布了2000款电脑,其中就包括Commodore Plus/4,尽管它拥有64KB内存和一颗MOS 8501 proc。不过这款电脑并不成功,它被粉丝们称为“Minus 60”。
9/17
Sinclair QL (1984):这款电脑搭载摩托罗拉 68008处理器和128KB内存(最多可扩展至640KB),另外它还搭载了QDOS系统,从规格上来看不可谓不强大,但是由于它出货迟了5个月,因此失败也是必然的。
10/17
Commodore 128 (1985):这台电脑其实非常适合极客玩,它装有128KB内存和两款处理器——2MHz的8502和一颗Zilog Z80,不过这颗处理器并不是串联起来工作的。尽管兼容性优秀,但主打低功耗和商务的它并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人们需要的是游戏、音乐和强大的显卡。
11/17
IBM PS/2 (1987):这里的PS/2是Personal System/2的简写,这是IBM在一个封闭的架构上的尝试,消费者显然不想被IBM帝国“统治”,加上IBM也并未做好准备,所以它还是失败了。
12/17
NeXT Computer (1988):前面几款处理器的配置相比这一款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这款电脑采用摩托罗拉当时最新的25MHz的68030处理器,内存容量达到了8MB-64MB,而硬盘存储容量达到了330MB,显示器的分辨率也创新高,为1120X832。不过史蒂夫?乔布斯的这款NeXT平台售价也达到了10000美元。由于高昂的售价,这款电脑销量并不好,不过它的性能确实已经可以作为一个网页服务器了。
13/17
Mac Portable (1989):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这款电脑主打轻便,而且也扩展丰富——它采用了一个黑白LCD显示器,并提供了一个可代替鼠标的可拆卸的轨迹球(姑且这么叫吧),支持SRAM扩展,能快速从睡眠模式唤醒,而且提供SCSI接口方便你连接硬盘驱动器,支持视频输出,搭载了低功耗版的16MHz摩托罗拉 68HC000,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这款电脑已经早早走在当时的前列,然而它的销量却并不好,而且重量方面也不轻——重达16.5磅。
14/17
Atari Falcon (1992):这款电脑是Atari Corp公司的最后一款一体化“项目”,它搭载了一个32-bit的68030处理器,不过为了腾出更多资源在ahem、Jaguar和Ahem上,这款电脑在1993年被砍掉了。
15/17
GateWay Destination (1996):也许你想不到在1996年的时候,世界上便开始有HTPC的想法或者类似物了,上面这个GateWay的PCTV(图片来自互联网,并非这款产品)就是这种东东,售价高达4000美元的它配有环绕立体声音响,电视卡和一个36吋、分辨率640X480的CRT显示器,尽管如此,但它还是太过超前了,而且昂贵的售价也阻止了它的普及,要知道当时的Windows系统远不如现在这么功能丰富。
16/17
Power Mac G4 Cube (2000):上面这款产品想必苹果粉丝们都应该知道,不过由于昂贵的售价它的销量并不好,尽管外观迷人,但是它并没有提供显示器,而且由于当时的制造工艺问题,它也并非像图片中那样严丝合缝——它身上存在比较显眼的缝隙。
17/17
Go L Mach L 3.8 (未发布):其实最惨的要数最后这个了——它从未被发布。电脑厂商在2003年就勾画了这个蓝图——5.0GHz的系统、多达5屏显示系统、外观抢眼、搭配有数据传输率高达8GB/s的SSD固态硬盘。。。其实现在看到这些参数我们都有点惊悚的感觉,何况那是在8年前呢?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家公司于2004年关门大吉,而且从未造出一款产品。 前面这些PC显然都成为了现代个人电脑的炮灰,不管怎么说,它们都是历史中的一个小挫折,为现代的个人电脑积累了经验和教训。

大家都在看

三星Galaxy Z Flip7图赏:外屏更大的时尚轻薄小折叠机甲风设计+内置风扇 OPPO K13 Turbo Pro图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