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80PLUS铜牌600W OCZ旗下电源评测
1/15
中国的玩家对OCZ的熟悉程度远过于PC Power& Cooling,今天我们测试的电源准确说是PC Power& Cooling的,只不过由于OCZ的收购,他们已经属于OCZ旗下电源品牌了。
今天测试的电源型号MK III 600,人家不玩儿型号虚标的动作,600瓦。2/15
电源包装的背面有几个重要信息,我都用红框标出来了,采用了全日系105℃耐温的电解电容很有含金量,这直接关系到成本和产品寿命。
5年质保是对良率的信心,质量不行的产品承诺5年质保形同自寻死路。
另外电源直接标出了功率分配参数,可以看到12V联合输出功率552瓦,这好像比EPS2.92中600瓦的还低了24瓦。3.3V和5V的输出都标注到了24A,这其实比较大了。3/15
包色的包装预示着电源的瓤也会很不同,的确如此,电源外壳是白色的,风扇是黑色的,这样搭配起来真的显得与众不同。
作为80PLUS铜牌电源,最高转换效率达到了88%%真是不错的表现,平均转换效率86%%在铜牌电源中也应该属于前列。
这样的成绩甚至可以堪比2009年初康舒宣传的自家R88 80PLUS银牌产品了。4/15
散热孔一侧标注了电源的型号,而且没有省略交流输入的总开关。
经过测试,12V电压浮动0.54%%,对于一个600瓦中高功率电源来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5V电压浮动4%%,这只能说合格,而且这也预示着它的12V和5V应该用了一个PWM信号调压。3.3V的浮动控制在2.5%%,较好。5/15
电源采用了12cm大风车风扇下吹的方式散热,其中型号标在了风扇正中央。
电源的纹波表现出乎意料的好,全部控制在上限的三分之一。这样的表现不由得让人想起海韵二字。6/15
在测试过程中我们也对轻、中、重负载三种情况风扇的噪音进行的评估,因为负载仪就在旁边,所以风扇噪音感知的距离是在有Chroma风扇噪音的背景下听到的。
即便在满载下耳朵距离风扇9cm才能听到噪音,在我们测试过的电源中属于非常安静的。7/15
电源采用了半模组化线材设计,原生线材包含主板一根,CPU供电一根,显卡供电一根。对很多人来说只要再插一根SATA线就可以用了,所以理线起来非常方便。
供电接口的数量已经标出来了,CPU提供了2个接头倒是值得商榷,比如换成一根带3个PATA接口的线也许对消费者更有益处。
有一点非常不错,所有SATA/PATA使用了扁线,这样对走机箱背线来说就更方便了。8/15
电源在动态负载下,我们使一路12V上的负载快速变化,用另一路的12V做测量点,这样可以避免负载变化一路线材上寄生电感造成的影响。
这颗电源在负载变化时产生的上冲电压和下冲电压都比较低,属于很稳定的。恢复时间略长,我们测试中大部分采用CM68XX系列的双管正激电源都能把电压恢复时间控制在1ms左右。负载变化的速度超过500Hz后,波形上的时间特征就没有了,也就是说电源已经差不多反应不过来了。9/15
这款电源采用了主动式PFC ICE1CS02控制双管正激 二次侧3.3V单路磁放大的设计,通过了80PLUS铜牌的认证。如果您留意会发现,制造商是海韵,海韵的M12II系列就是采用与之一样的方案,和这个方案类似的还有Antec的HCG620。这个方案和海韵自身的产品并不冲突,因为海韵从2011年起已经把ICE1CS02芯片做的电源全部转成OEM产品,海韵自己重点在做用CM6901芯片做的LLC电源。
尽管海韵已经不凭这类设计树立自己研发的水平,但放在整个市场里看,水准还是很不错,80PLUS铜牌电源中比它强的也不是很多。10/15
海韵曾经的S12系列电源被CanardPC爆料过保持时间不足的问题,不过后续产品在这上面做了加强,从我们测试的结果看,加强的不是一星半点。
即便在满载下,保持时间也超过18ms非常多,在规定的80%%负载下,保持时间是规定值的2倍,真的很稳妥,也是我们测试过电源中在保持时间上余量最大的电源,没有之一。
一枚日本化工560uF的电容保证了这一点,而且电容的耐温是105℃,这对延长电源的寿命非常有利。11/15
在两级EMI滤波电路上一共设置了三对儿Y电容,两个X电容,两个共模电感,一个差模电感。不仅如此,在Y电容的引脚上加装了磁珠,差模电感,保险管和浪涌吸收元件上都套上了热缩管,一个共模电感虽然因为布局关系架的有些高,但下面还是垫了橡胶绝缘,该套热缩管的地方一处都没省,从细节上看非常的到位12/15
在主动PFC电路部分使用了两枚英飞凌Coolmos系列TO220AB封装的20N60C3并联,漏源电压650V,典型的导通电阻0.19欧,比较小,可以传输20.7A电流,两枚并联后不但留出的功率余量已经非常大了,导通电阻的降低也利于提高转换效率。
在升压电路中的二极管采用了意法的STTH8S06D,一枚NTC电阻加在主电容的后侧,吸收由它造成的浪涌电流。
主电容采用了一枚日本化工耐压400V,耐温105℃,容量560uF的产品,在电解电容中这算一等一的货。至于容量上能否达到16-20ms的保持时间还需要考虑很多方面的问题,不能简单从容量得结论。黑色的铁硅铝磁环绕1mm线径的漆包线。
主开关管采用了两枚英飞凌的20N60C3组成双管正激结构,参数刚才已经说过了,在620瓦功率上使用这个规格的开关管属于非常厚道的做法。
电源在二次侧使用了单路3.3V磁放大的设计,12V与5V使用同一组回授。其中12V输出由三枚Diodes并联的肖特基管30L60CT负责,假设PWM占空比为典型值35%%的话,他们可以支持电源输出69A的电流,这比参数标签上的48A要大出不少。
3.3V和5V的整流采用了一枚diodes的30L30CT,和刚才的假设一样,可以支持输出23A的电流,和参数标签上的24A相比没有太高余量,但实际使用中3.3V输出的极限也很难超越10A电流。13/15
这颗在很多细节方面都专门设有工序,比如该套热缩管的地方没有省,该做绝缘保护的一定加,输出线材根部上不但箍了金属环,还加了热缩管。
输出滤波电容大部分是日本化工KZE系/KY系,还有一颗大号的红宝石ZLH系的电容。耐温都是以105℃,非常不错。点胶的位置比较多,挡住了部分电容的参数,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给12V输出滤波的水塘有4600uF。电容牌子好,容量足,纹波低全靠他们了。14/15
PCB上采用了不少贴片元件,背部覆铜面积比较大,二次侧电流较大的区域舍得用锡,不过手工补锡的痕迹还是可以看到很多。刚才正面没有看到的待机一路整流的肖特基也找到了,Diodes的10U45,对于2.5A的待机5V输出来说余量足够。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