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效能!小编尝鲜3770K+GTX680升级
1/25
昨日Intel正式发布了新一代Ivy Bridge处理器,产品全面采用了22nm工艺,旗舰Core i7 3770K TDP下降至77W,联合不久前NVIDIA发布的28nm Kepler GTX 680显卡,功耗、性能占满了先机,升级潜力巨大,小编也经不住诱惑,尝鲜了一把。
由于Ivy Bridge继续采用了LGA 1155接口设计,而市面上的6系列芯片组经过BIOS更新后便可以支持,而小编的Z68主板也很荣幸吃上了这一免费的午餐,顺利将Core i7 3770K征服,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一起来领略Core i7 3770K GTX 680的巅峰效能表现吧!2/25
首先来动手起草一份升级计划。这里先跟大家讲讲为什么要如此升级:
CPU方面,虽然i7-3770K相比i7-2600K性能提升幅度不大,但此次Intel新老平台完美兼容,只换CPU不换主板,升级非常方便,老CPU卖掉换新CPU的话,升级成本不算高。22nm 3D晶体管听起来还是很诱人的,功耗发热方面的改善也实实在在(小编的电脑基本不关机),超频能力也值得期待。
显卡方面,28nm的GTX680相比GTX580,性能提升非常显著,功耗发热噪音方面的改善也让小编非常中意,作为发烧游戏玩家同时也是个NFan,自然毫不犹豫走向升级之路。3/25
计划敲定,和草案基本一致,蓝色部分为升级配件,IvyBridge和Kepler无疑是最大的亮点!
为了获得更极速的游戏体验,SSD也需要升级一下,否则在加载和切换游戏场景的时候,还是会感觉慢。4/25
旗舰级零售版盒装Core i7 3770K处理器,采用了22nm工艺,TDP只有77W,最重要的是不锁倍频,对比Core i7 2600K(TDP 95W)虽然性能提升并不十分明显,但是功耗却出现了显著的下降,能效比获得了大幅提升。5/25
左边的Core i7 2600K在用了一年后,依然保持在25克,一点都没缩水啊!右边的Ivy Bridge虽然采用了22nm工艺,不过还重了3克,到底是什么原因呢?6/25
海盗船黑梳子,容量高达16GB,这是给X79设计的四通道套装,给Z68用四条插满还是双通道,是不是有点浪费了啊!
虽然内存频率只有1600MHz,但是内存时序低至7-8-8-24,随便上个1866MHz、2133MHz问题不大。7/25
28nm卡皇GTX 680新鲜出炉,流处理器攀升至1536个,而功耗却下降至195W,和Core i7 3770K真是天生的一对好搭档!8/25
SSD自然也不能落伍,经不起RAID 0 SSD的折腾果断换了PCI-E SSD,读写速度分别高达1500MB/s和1250MB/s,SATA 6Gbps SSD只能望其项背。9/25
要问现在风冷散热器皇者是谁,利民新出的银剑SB-E当之无愧。要知道上次装机用Intel原装散热器被不少人诟病,这次就冷酷到底吧!10/25
老平台的散热器和内存要和你们说再见了,一路走好。
作为PC的心脏主板并不需要换新,产品在升级BIOS后就可以实现对Core i7 3770K的支持,而7系列芯片组的新特性USB 3.0、PCI-E 3.0,USB 3.0主板已经通过第三方芯片实现,而PCI-E 3.0目前对于显卡来说意义并不大,实际性能提升微乎其微,综上所述高规格的Z68升级Z77的意义不是很大。11/25
由于长期使用下压式散热器,CPU底座难免淤积灰尘,这次索性一拆到底,将处理器底座掀翻,尘土一扫而净!
除完尘后,接着就开始安装CPU和散热器底座。12/25
散热器可真大,都占了小半个主板的面积了,幸亏有背板,不然主板非得弄折了。13/25
霸气的黑梳子,散热表示问题不大,只是旁边再也加不了12cm的CPU散热风扇了。14/25
迫不及待的把所有硬件都搬上来了,接下来还是搬到机箱里面去吧。15/25
升级安装全面就位,CPU散热器、显卡、SSD相映成趣,CPU散热器果然威武,一跃成为机箱最高碉堡!16/25
机箱侧面整体一览,没有SATA接口的硬盘,走线也方便多了,整个机箱内部看起来很清爽。17/25
机箱背部IO接口一览,流行的USB 3.0、7.1声道音频输出和光纤输出、Intel千兆以太网接口一应俱全,作为NFan,GTX 680首次支持3 1屏输出,玩游戏、看大片不亦乐乎!18/25
接下来开始安装系统,首选Windows 7,注意在上机之前要先刷新主板BIOS,不然新的CPU直接上机是点不亮的,就别谈BIOS刷新了(小编在老平台上就已经完成了BIOS的刷新工作了)。19/25
Core i7 3770K被正确识别,主板BIOS版本为3203。20/25
CPU和显卡信息一览,完美搭档终成一体。21/25
Windows 7体验索引得分(CPU超频至4.8GHz)依然止步7.8,要满分必须等待IVB-E的发布。(小插曲:单风扇散热下轻取4.8GHz后,接着使用3个暴力风扇辅助散热,CPU最终止步4.9GHz,CPU体验索引得分7.8愣是纹丝不动。)22/25
CineBenchmark 11.5测试,CPU多核总分为7.86pts,对比上代Core i7 2600K得分为6.86pts,提升幅度为14.5%%。23/25
权威的3DMark 11 Extreme测试得分为X3208,对比老平台(Core i7 2600K GTX 680)性能提升了42%%,要知道老平台显卡还是3GB显存超频版GTX 580,不然提升幅度更大,另外得益于28nm工艺,GTX 680超频性能也非常强劲。24/25
风冷极限超频下,CPU电压加至1.4V,CPU最终稳定在4.9GHz,Super PI 1M测试成绩为7.457s。25/25
作为升级的初衷,除了性能提升,功耗下降也是一大因素,待机下平台低出了27W,而满载更是低出了52W,要知道这还是在性能提升50%%的情况下获得的,结果非常让人震惊,巅峰效能,舍我取谁!
可能有些人会说:X79平台搭配6核的i7-3960X显然更强大,但实际上3960X的游戏性能并不比3770K强多少,X79只是PCI-E插槽和SATA口比较多,适合三路四路SLI的骨灰级玩家选用,或者是有很多硬盘的高清狂人。而小编暂时不需要多显卡,Z68组双卡也毫无压力,手头硬盘也不多,低功耗高性能的3770K搭配Z68对小编来说就是最完美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