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POP首页   /    机箱电源   /    评测
电源里的四星上将 测军威巴顿850电源
1/24
今天测试的电源来自一个新品牌:军威。今年出现的电源新品牌远没有机箱多,这反映出做电源门槛已经越来越高,所以这时出现的新品牌还是有关注价值的,如果只让你看包装猜背后代工厂的话说不定都有人认出来了,所以说实力还是可以的。 包装上大M就是military的首字母,以军事化风格为主题必定要舍去女性消费者,这也没什么,我从未听说过哪个女生要买850瓦电源。
2/24
表格里是军威电源所有系列的定位,今天测试的巴顿850瓦定位于主流中阶用户,但瓦数是最高的。上面有顶级的1250瓦80PLUS白金牌电源,起名艾森豪威尔,两位将军,你们辛苦了。 隆美尔是带80PLUS铜牌的型号,功率400-600瓦。定位最低的就没有硬按一个将军的名字了,这一点很有意思,大家都是小兵了。如果换斯大林怎么样,哈哈。
3/24
包装盒上有特点的介绍,背景是金属防护网,但也一定程度上让文字内容难以辨别。 产品特点介绍使用了台湾人的习惯表达。输入电压从90V起,所以一次侧用料应该十足才是。电源纵身16cm,这对850瓦来说是常见的。
4/24
电源的外观黑色烤漆,配贴纸做装饰,外壳并没有用特殊工艺装饰,想拆开外壳需要内六角的螺丝刀,这一点可能会挡住一部分缺少工具好奇心又重的玩家。 转换效率最高91.41%%,平均效率接近89%%,这对一个采用双管正激的电源来说不是很常见,因为自从CM6901控制器方案成熟了以后,效率想做到90%%以上,双管正激的设计难度较大,很多厂子就直接放弃了。 两年前确实出现过头一批80PLUS金牌电源,但实际测试中最高效率大都在九十点零几,能实在过线的又不能量产。 到今天我们才又看到了实在过线可量产的,采用双管正激开关的80PLUS金牌电源。有很多网友对LLC开关的电源不满意,理由是:动态响应不好。那么这里还有另一个可选项:双管正激的金牌电源。
5/24
电源出风口的总开关没有省略,这很好。三路电压稳定性都是较好的水平,之后我们仔细看和他瓦数相近的电源在这项上的对比。
6/24
纹波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并没有特地做的很好看,测试结果都在上限值的一半左右。
7/24
风扇出自悦伦,采用双滚珠轴承,14cm尺寸还是比较安静的,这个风扇用在这个电源中是比较搭配的,但我也见过这个风扇用在海盗船AX12100中,显然海盗船应该换个更高级的才是。 噪音描述写在图片上了,总的来说比较安静,能让850瓦电源满载的使用情况谁也不会在意电源风扇噪音了,那时显卡一定像直升飞机。而且至少还是3架直升飞机。
8/24
动态过程比较稳定,负载的变化发生后只需要一次电压就可以调整到均值,上冲下冲幅度不高(后面有对比),恢复时间是双管正激最大优势,平均只有0.7ms,采用LLC开关的电源恢复时间都要2-3ms的级别。不过我始终觉得这对于大功率板卡来说并不是问题,他们输入侧也有电容。
9/24
线材是设计上的一个亮点,主要体现在主板24PIN供电上,这根线竟然也采用了扁线输出,这对理线来说助益很大,平时走背线吃力最大的接口就是主板24PIN,就是因为24根一捆的线不好弯折。 对那些发烧玩家来说,如果他们机箱也是黑色的,也许不用给电源换线了,因为线材颜色已经保持一致了。 接口数量上没有任何问题,显卡可以接3张,SATA供电12个,PATA供电8个,都是很多的数量。 最后一个亮点就是线材长度,数数有多少70cm以上的线材就知道了,要知道线材多了几十厘米,效率还能维持91.4%%也不容易了。
10/24
把几条有代表性的线单独拍照,24PIN扁平化确实是个不错的创意。不过在精细程度上还有改进余地。
11/24
效率上80PLUS标准的金牌已经不是强者了,因为很多白金牌出现了,不是白金牌的也有很多用LLC开关设计的,在效率上会比双管正激有天生的优势。
12/24
巴顿850瓦位列第二,成绩不错。
13/24
纹波抑制没有特地优化,所以没有体现出优势,在金牌白金牌中也就中游的水平
14/24
动态负载的表现很不错,不但过冲电压值低,而且在所有频率下都稳定。这一点体现出成熟构架的优势。
15/24
动态负载的恢复时间也表现很不错。
16/24
我们衡量12V输出每瓦的价格,军威巴顿850瓦是性价比最高的,售价999元,12V每瓦1.19元。对于一款采用模组化设计,线材特殊加长的电源来说,价格优势很大。列表中其余各位差距不大。 更重要是我们在Chroma平台测试的数量有限,实际上市场中存在其他2个型号和军威性价比类似。由于军威将要上市,所以经过一段时间降价后优势才能更好凸显。
17/24
这个电源一眼看上去会感觉奇怪,因为发热量最高的二次侧竟然没有散热片!如果翻过去看,背面相应的位置实际上也没有专门散热的设施。 看来在研发中,这里的发热确实可以在小PCB的铜箔上解决了。
18/24
在交流入口处只有一对儿Y电容,剩下的EMI滤波都做在主PCB上,两个X电容,两个共模电感,一个MOV,一对儿Y电容,一个保险管。散热片竟然是绿色的。
19/24
如果只是从主电容和瓦数的比看,还是有例外的,比如这颗,主电容耐压不高的情况下,也只用390uF就可以在满载下超过保持时间2ms,而且从静态纹波看,10ms频率的波动也不大。 主电容来自日本化工,耐温105℃,不错。
20/24
我把主要元件都列了出来,其中主开关管的通态电阻真的很低,整流桥用了2片8A的器件,还贴了3片散热片,不过我还是对二次侧同步整流不用大散热片感兴趣。
21/24
22/24
输出侧线材全都箍了金属环套了热缩管,这一点比较规范,接到模组化输出板的线还采用了14AWG规格。不过我觉得生产中全部是黑色线材,工人需要格外注意才不能出错。
23/24
PCB背部的做工不错,但是在二次侧输出大电流的地方有手工补锡的痕迹。大部分高瓦数电源都免不了这一步。
24/24
军威巴顿电源的测试到此为止,这颗电源在性能上只能说略胜竞争对手,但价格999元,12V每瓦的价格是市场中80PLUS金牌最低的,比第二名还要低20%%。结合他代工厂的水准,综合起来推荐玩家购买。如果你对理线、线材长度要求很多,这款尤其适合你。 最后奉上巴顿将军的简介: 乔治?巴顿(George Smith Patton),是一位美国陆军四星上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著名的美国军事统帅。乔治?巴顿作战勇猛顽强, 重视坦克作用,强调快速进攻,有“热血铁胆”、“血胆老将”之称。巴顿不仅是将军也是文人;是一个具有政治、军事、哲学头脑的人;更是一个最具个性和人性的人。使之成为第二世界大战中一颗耀眼军事明星。